声音越过围墙,传入附近村民的耳朵里,没有人会认为刘春花的做法有问题。
他们甚至相信,如果不是杀人犯法,林溪和刘春花能把赵氏给打死。
为了帮忙把这些话传到赵氏耳朵里,村民间见面就说:“诶,你听说了吗?林家人说……”还有人故意跑到村尾的房子旁边去说。
更有甚者,似乎是担心赵氏耳朵不好使,直接敲了敲门进了村尾的屋子:“赵氏,你听说了吗?林家……也就是你前婆母家,他们说……”气得赵氏脸都绿了!她张嘴就想骂人,抄起棍子就要赶人,就见好几个脑袋从门外探进来:“不会吧?不会吧?不会赵氏你孤家寡人还想着打人吧?谁给你的狗胆啊?不想在大榆树村待着了?”“赵氏你做的初一,还怕别人做十五吗?”“你最好还是盼着小溪的亲娘还活着吧,人家要是死了,肯定第一时间化成鬼来找你复仇!”“……”赵氏势单力薄,说说不过,打不敢跟这么多人打起来,气没出撒,哽的一下晕了过去。
村民们面面相觑,耸了耸肩:“她自己承受不住内心深处的谴责晕过去,跟我们没关系。”
这个时候,林溪和江望把里正从家里提溜出来,坐在小山丘上聊了许多。
前世闹饥荒的时候,不少百姓往京城跑,但京城那边不接收难民,不允许逃荒的难民进城,还对难民进行驱赶,导致了踩踏事件,死了很多难民。
更有以难民取乐的权贵,从城墙上随意扔下几个发馊的馒头,笑着看难民争抢。
当然,林溪没有直接把这些事说出来,只跟里正分析权贵的现状,“猜测”大概会发生什么不把难民当人看的事。
“里正,你应该不想带着大家去被人当狗耍,或者去送死吧?”里正咬了咬牙:“说话就说话,别阴阳怪气的!”他就是想着大榆树村离京城不算远,脚程快一点,几天就能走到。
到时候整个村子的人一起帮忙找人,人多力量大,总归比林溪他们自己去要好。
仔细想想,京城确实不是好去处,去了也没饭吃,那不是伸着脖子套绳索,自寻死路嘛!说句实在的,如果不是目前还没到闹饥荒的地步,衙门那边不可能给整个村子的人家开路引,他都想让大家把家里的东西卷巴卷巴,再把山里能吃的该挖挖、该掏掏,直接带领大家开逃!“小溪,小望,反正你们别想着偷摸去找人,不安全!等村里忙完耕种,我在村里找几个年轻力壮的陪你们找人。
你们想啊,那个时候田间地头和山野多野菜啊!所谓有粮心不慌,你们回程能顺路摘点,晒干囤起来,饥荒见了你们都要绕道走!诶诶诶,你们什么眼神?你们就说我说的有没有道理吧!”林溪和江望知道里正是好意,左右人失踪了十几年,要找人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,迟三两个月出发也没什么。
转眼进入三月,大榆树村的春耕开始了。
对今年会闹旱灾、闹饥荒的事,村民是半信半疑的,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原则,他们还是愿意听从里正的指挥。
各家各户不再是各干各的,而是团结在一起,分了一拨又一拨人,这拨人负责翻地,那拨人负责把大土块敲碎顺便起垄,另一拨人来播种……大榆树村今年主要种植早熟、耐寒又耐旱的粟米。